2022年“’医工交叉’大家说”考研 复试经验分享主题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3-26浏览次数:10

2022年“’医工交叉’大家说”考研

复试经验分享主题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为及时应付疫情防控对于考研复试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指导和帮助2022届考研学生结合专业优势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3月25日晚,我校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会同医学影像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和康复学院,以“’医工交叉’大家说”为主题,通过线上主题圆桌论坛方式,召开上海健康医学院考研复试经验分享系列活动(第二场)。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多位“医工交叉”领域的专家和我校“医工交叉”相关学科的主要负责人加入圆桌论坛。我校2022届备考复试的考生和有意向考研的非毕业班学生共300余人参加此次线上论坛。

吴韬校长得知该活动,在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到会议中,为上线同学送来了寄语。吴校首先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动的举办非常及时也非常务实。吴校指出,“医工交叉”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学校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医工交叉”的典型医学院,自建校之初就一直坚持“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发展方向。此次参与分享的特邀专家都是“医工交叉”领域最资深、最专业的顶级专家,具有深厚的科研经历和丰富研究生指导经验。通过今天的分享,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收获满满。

在圆桌论坛环节,我校沈国芳副校长为同学们介绍了“医工交叉”领域前沿的发展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为同学们解答了“医工交叉”方向的导师们最关注学生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沈校长强调了研究生要具备强大的科研兴趣、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医学影像学院姚旭峰教授结合我校“医工交叉”特色研究方向,介绍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硬件和师资发展情况,并为同学解答了“医工交叉”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位差别对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影响。医疗器械学院的李晓欧教授结合在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我校最早开展联合培养的“医工交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目前开展的研究方向。康复学院郭琪教授介绍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和趋势。上海市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亮教授和医疗器械学院蒋海洪教授分别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和法学、管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了“医工交叉”新兴学科的相关介绍。

最后,本次活动也邀请了3位21级研究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复试经验。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满孝壮介绍了在线复试环节的注意事项和展示个人能力的技巧,同样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罗灵欢为同学介绍了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医工交叉”领域确定研究方向及联系导师的思路,从东华大学调剂到安徽大学的朱翔宇分享了基于个人“医工交叉”的专业背景准备复试调剂的经验。几位成功上岸的师兄师姐也对还在备试中的师弟师妹送去了鼓励,希望他们充分准备、沉着冷静地应对复试,预祝师弟师妹们也能考取理想的院校。

我校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一直积极开展学生考研的精准指导和服务工作,已成功举办多场考研动员会、考前报名指导会、考研复试及调剂分享会等。今后,还将继续为考研学子提供良好的备考资源、环境、条件和保障,也希望备考同学在学校领导、资深导师、学长学姐的科学指导与倾情帮助下,积极主动、注重策略、应试尽试、一鼓作气打赢复试调剂攻坚战。